“郑中心”有“心”吗?是什么?它还需要什么“新”?
在河南媒体圈儿,尤其是官媒,郑州就等同于“郑中心”,“郑中心”就是郑州,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凡特定称谓,总是有原因的,一如梁山好汉的那些绰号(“郑中心”的由来,下文再述)。但我总以为,别的咱不比,就在中国八大古都圈儿里,郑州应该算是最没存在感的了。
“中国八大古都”的说法只是近些年的事儿。它们是指由中国古都学会通过并经国内史学家承认的古代都城。按定都时间先后,包括西安、南京、洛阳、北京、开封、杭州六大古都,安阳和郑州属于后入者。
但也许正是这个缘故,在很多人眼里,郑州甚至还比不上安阳—安阳还有甲骨文呢,郑州除了有二七塔,还有啥?!可以说,在很长时期,郑州是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
『 被误的“郑中心”(一)
何出此言?误读有三。
误读一:中国人办事讲究名正言顺—名不正则言不顺。郑州这名字,咋看咋像一个暴发户、新兵蛋子。同为八大古都之一的杭州,这名字多敞亮!就连不算古都的广州、兰州、福州,听起来也比郑州显得耳熟。
事实上,郑州这个名字可不新了,郑州商代亳都龙城遗址纪念碑记曰:郑州商代遗址不仅是中国目前城墙仍立于地面之上的、时代最早的都城遗址,也是世界3600年前同时代规模最为庞大的都市遗址。
该城池自落成后,便为郑州人代代承袭沿用,历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数朝3600余载,城址不移,人脉不息。至今仍为繁华大邑所有的,此城在中外城市发展史上堪称孤例,可谓当今世界年龄最长之都市……
可以说,商代都城遗址的发现,让郑州一跃成为继安阳之后的第八大古都,实在功莫大焉!
有了本钱,再看名号。秦汉时期,郑州地区始置荥阳、巩、京、新郑等县。之后,历代先后在郑州地区设置荥阳郡、北豫州、荥州等。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荥州被改为郑州。
如果一定要说郑州是新人,那从隋朝开始,郑州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六朝,这新人也未免老了点儿吧。
误读二:郑州是暴发户,缺乏文化内涵。这种观点之所以大行其道,主要与郑州的两个绰号分不开:“商城”、“中国唯一的火车拉来的城市”。
首先说“商城”。“商城”郑州其实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商贸城,二是指商代古城。那些认为郑州是暴发户的,估计是“一叶障目”了,只知道郑州的商贸、商战,却看不见郑州的文化“泰山”。
从数量上说,郑州全市有各类文物古迹1400多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从“典型代表”来说,大名鼎鼎的黄帝故里在新郑、五岳之一的中岳嵩山在郑州的登封市;嵩山还有“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威震海内外的少林功夫就是从嵩山走向世界的。此外,嵩山还拥有中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我国现存最大的道教建筑群中岳庙等,除了我国最早的天文建筑周公测景台和元代观星台,郑州还有闻名遐迩的“生在苏杭、葬在北邙”的邙山,著名历史人物轩辕黄帝、列子、子产、杜甫、白居易、高拱等均出生于郑州。至于郑州周遭星罗棋布的古城、古文化、古墓葬、古建筑、古关隘和古战场遗址,更是不胜枚举、数不胜数了。
少林寺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因其历代少林武僧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
▼
有这些撑着,你还好意思说郑州缺乏文化内涵吗?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那些坚持把郑州“商城”视为商贸城的,恐怕对郑州的商业文明、商战历史也是一知半解的。在此,略叙如下。
清朝末年,由于平汉和陇海铁路在郑州交汇,当地经济遂获勃发生机,郑州开始较快发展,此乃“火车拉来的城市”之肇始。1923年,郑州爆发了“二七大罢工”。为纪念这次以铁路工人为主体的工运,人们在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建了“二七”纪念堂,在郑州市中心建了“二七”广场和“二七“纪念塔。尤其是“二七”纪念塔,就像故宫之于北京、西湖之于杭州一样,已成为郑州的城徽、河南的名片。
也正因如此,郑州遂以“‘二七’城”著称。二七塔所在的二七区,已在市中心形成了有名的“二七商圈”(又名“火车头商圈”),是郑州市内商业活动最为发达的区域。
1948年10月22日设郑州市;1953-1988年,郑州站两次扩建;期间,还发生了一件具有划时代的大事—1954年,河南把省会城市从开封迁到了郑州,这是“郑中心”的由来之一;1963年,郑州车站正式成为办理旅客运输的特等客运站,也最终确立了其在全国铁路系统中的枢纽地位。
20世纪80年代末,当时中国的商业开始与世界接轨,郑州率先爆发了震动全国的商战。1989年,一句“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的广告词,叫响全国。亚细亚从价格、公关、服务到环境,全面挑战郑州的五大国营商场,不仅注定要载入中国商业史,而且也为全国的商业改革打开了一个突破口。
1990年10月12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创造了影响世界粮价的“郑州价格”,也迈出了中国期货市场试点的第一步。
1993年3月1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启用“中国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名称,同年5月28日成功推出标准化期货合约,当日成交1854手,折合粮油1.854万吨,实现了由现货交易起步向期货市场发展的目标。这是新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期货市场起点,郑商所也由此成为我国第一家期货交易所。
1996年,“把郑州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商贸城市”成为这座城市的定位。
除了粮食金融,郑州在鲜果金融方面也是独树一帜。2017年12月22日,苹果期货上市仪式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举行,苹果期货是全球首个上市的鲜果期货品种。
目前,郑商所PTA、甲醇、玻璃、硅铁、锰硅和苹果期货是全球独有品种,成为全球重要的定价中心。棉花、白糖、动力煤、菜籽粕、菜籽油等品种稳居全球前两位,已成为纽约、伦敦之外的重要定价中心。
期货交易所作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首家试点为什么能诞生在当时并不发达、不够开放的郑州?
首先,得益于天时。改革开放之后,农村劳动力得以解放,粮食有了盈余,卖粮难、买粮难问题在河南尤为突出,改革之需异常迫切。其次,得益于地利。郑州地处中部,交通便利,发展大宗商品交易优势得天独厚。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得益于人和。全国7个省份成立了课题组,其中河南最重视、最认真、研究成果最丰硕:第一部交易规则,第一个交易所章程,第一个标准化合约范本,第一套电子化期货交易、结算系统……一个个“第一”,让郑商所成为中国期货市场当之无愧的开路先锋,也成为被广泛模仿的样本。
据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报告(第九期)显示,郑州超越西安,位列全国第13位、北方省会城市第一位。
误读三:“郑中心”是自封的,老王卖瓜。“郑中心”究竟是不是自封的,上文已给出论据之一。在此,我再列举论据之二、之三。
首先,2016年12月26日发布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支持郑州、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当地政府也随之响应,结合城市发展现状,从战略研究、财务分析等层面明确提出郑州要以国际综合枢纽、国际物流中心、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中心、国家极具活力的创新创业中心、国家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门户、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中心为定位,把十个方面的重大任务作为主攻方向,推进九大支撑性工程,做实六大基础性工作,逐步实现发展目标。
其次,郑州还有个新身份“新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是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依据品牌商业数据、互联网公司的用户行为数据及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对中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排名而出的。这个榜单标准依托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指标。据该算法框架综合得出《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2018年15个新一线城市依次为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天津、南京、郑州、长沙、沈阳、青岛、宁波、东莞、无锡。
『 被误的“郑中心”(二)
万物生长靠太阳。这个生长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探索、试错的过程。“郑中心”的生长,同样不例外。
2005年5月22日,《纽约时报》在评论版中罕见地以中文标题发表著名专栏作家克里斯托夫的评论《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烟云》。克氏称,11世纪的开封是宋朝的首都,人口超过百万,而当时伦敦的人口只有15000人左右。但今天的开封肮脏贫穷,连个省会也不是,地位无足轻重,“这种破落相更让我们看清楚了财富聚散的无常。”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一人一家一城一国一民族,其发展规律莫不如此。天灾人祸,并不能把因素仅归于“财富聚散的无常”。但财富如反向之水,它最灵敏,哪里高,哪儿吸引它,它就流向哪儿。
郑州很想当中国城市的老大,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老大。但在中西部地区,它的竞争对手很多,让它觉得压力最大的,莫过于武汉。但武汉并不高,相反,它还很矮。在武汉四周,重庆海拔259.1米,郑州海拔110.4米,南昌海拔46.7米,甚至东边合肥的海拔也有29.8米,都比武汉23.3米的身高要高。但武汉在品牌影响力方面,却把这几位比它高的都甩在了后面。
此外,与武汉相比,郑州在高能级、多数量的高校资源方面,也是一个软肋。这,恐怕也是郑州常常被“黑”为暴发户的原因吧。人才是稀缺资源,争才不如造才、养才。把高端人才、高校资源这块短板补齐,对郑州来说,任重道远。
物不平则鸣。为此,郑州不遗余力地在政策上与以武汉为首的周围小伙伴群展开了人才争夺战。
据相关机构2017年的数据显示,北上广深为大学生毕业流入的重点,杭州、南京、郑州、武汉与成都次之。
其引才规模之大,令人咂舌。如“五年一百万”已是标配。武汉、郑州、西安、长沙、合肥等城市,均明确提出未来5年引才百万的目标。如能切实落实,那么按照这个目标,未来上述城市的人力资源、营商环境和宜居质量,均将得到极大改善。
不过,对于城市来说,要想吸引人来,城市的决策者至少要做好三件事—增长、宜居、和谐—经济增长,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城市病被治理,可以打造宜居环境;简政放权,取消不必要的政策约束、制度限制,可进一步释放城市经济的增长力。因此,不管是武汉还是郑州,都要警惕“未富先老”、“未富先病”的发展征兆。
随着我国人口总量增长的趋缓,城市间的人口争夺将是一场零和博弈,而未来人口流向将与产业流向高度重合,高能级、重引才的城市将继续成为人口集中流入地。同时,伴随城市群与都市圈的嬗变与进化,核心城市周边的卫星城,也将迎来属于自己的黄金发展期。
最后,从交通优势看,武汉郑州均具得天独厚之铁路交通优势。郑州虽在航运方面比不上武汉,但它的航空运输能力,却是武汉不能比的。
综上所述,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郑州和武汉这两个城市,不正好可以充分利用飞地经济让自己取长补短、更快地发展起来吗?我甚至进一步设想:按照“飞地经济”的投入模式,郑州和武汉可以采取两地共投型,即由两地按照协议共同分担基建投入,共担风险,共享红利。若那样,则势必1+1>2。
郑州素有“火车拉来的城市”之称,其运输体系的不断完善,带动河南产业频频迭代,航空物流、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已呈现协同并进态势。虽说河南是一个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较为典型的中部人口大省,但其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的追赶增长阶段,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对加快形成创新驱动型,结构优化+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物流发展新格局,起着关键作用。如郑州、开封、洛阳三市的生产总值,已占河南全省的三分之一。郑汴洛工业走廊中的电子信息产业、汽车及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及医药产业等,为郑州航空港提供了腹地支撑。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
▼
人和兴大业。要想推动以郑州为首的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处理好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发展郑州大都市区、提升核心发展区、加快发展周边协同区之间的关系,不仅在于通过基础设施、资源要素、创新平台、生态环境的共建共享共治,而且在于充分发挥郑州人口和经济大规模集聚所形成的分享、匹配和学习效应,从而促进郑州大都市区的率先发展,有力支撑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此外,郑州发展新物流还可形成“巨国效应”。“巨国效应”及规模所可能形成的势能,无论是产能、消费力还是资本能力,往往会以出其不意的方式创造出新的可能性和模式突变。其次,郑州发展新物流可对周边经济形成辐射。龙头城市之功能,从来都存在。因此其聚集的能量越大,辐射的能力就越强。
世界经济论坛和贝恩咨询共同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供应链的顺畅衔接可能令全球GDP增长5%,而落实现存所有世贸协议仅能让GDP增长1%”。在互联时代,地方发展必须选择与其他区域连接。一个地区发展的根本决定因素是其互联互通程度,即在地理互联、经济互联、数字互联层面上是否深度参与全球资源、资本、数据、人才和其他有价值的资产流。从全球来看,超级城市群是一连串基础设施最便利、供应链网络最发达的全球地理节点,吸引着全球的资金、资源、人才、技术。
无论是国际上以金融为特色的纽约城市群、以科技为特色的旧金山城市群、以产业为特色的东京大都市区,还是国内的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都在把经济一体化和空间集聚作为进一步发展的努力方向。因此,郑州要参与全球竞争,需要继续加强以郑汴一体化深度发展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主中心与作为中原城市群副中心的洛阳之间的互联互通,将内部市场一体化与对外贸易自由化结合起来,开启建设“郑中心”这一超级城市的新征程。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一个城市发展的快慢好坏,往往与其执政者、决策者的态度、理念、举措及效率密不可分。中国已进入了新一轮的城市化进程,城市间激烈的竞争不可避免。能否真正打造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城市,在未来的竞赛中胜出,是考验各地政府管理者水平的关键。
城市和企业、人一样,需要“管理”别人对你的看法(perception)。“御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与其费尽心机去“管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不如把自己的形象先“管理”好。
欧冠客战尤文做出惊天倒钩后,C罗在ins上发了一句话:
“hard work payoff.” “努力锻炼,终有回报。”
任何城市都有问题。城市是问题的根源,但也是解决问题的钥匙。“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关键在于拿钥匙者如何运用钥匙了。“郑中心”这个中西部核心城市及环核心的三四线城市的“拿钥匙者”,如何依托自己的成本优势和交通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发掘城市潜力;怎样推动国企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保护知识产权,营造法治化、和谐化的营商环境等等,都可以大有作为—“努力锻炼,终有回报。”“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
“郑中心”,你今天的日积月累,早晚会成为别人的望尘莫及。
视野拓展
关注我们 世界如此有趣